业界动态
隐形冠军之国的另一面:不求颠覆世界,关注渐进的技术进步,德国,工业,应用
2024-07-07 10:55:49
隐形冠军之国的另一面:不求颠覆世界,关注渐进的技术进步,德国,工业,应用

德国科研组织弗劳恩霍夫协会的专家为清洁空气寻找过滤物质

【文/米磊等】

作为工业(ye)强国,德国重(zhong)视汽车(che)、机械等传(chuan)统制造(zao)业(ye),新兴(xing)产业(ye)不是(shi)它的发展重(zhong)点。而德国人(ren)一旦形成共识,便(bian)会将制度、组织、资源都向这个方向倾斜,不会轻易改变。这一点与美国的冒险精神截然不同。德国“专精特新”企业(ye)很多,企业(ye)的策略是(shi)关注(zhu)技术进步以提升全球竞争力,主要关注(zhu)稳定性(xing)、连(lian)续(xu)性(xing)和渐进性(xing)。

本文摘编自《硬科技2:从实验室到市场》,书中以国际(ji)比较和历史视野(ye),从机制体制、人(ren)才、金融、新型研发机构(gou)等角度展开,讲透了科技与产业(ye)两张皮难题(ti)。

01.成功的技术教育

与美国“围绕创新链布局(ju)产业(ye)链”为主的颠覆性(xing)创新模式不同,德国走的是(shi)一条“围绕产业(ye)链布局(ju)创新链”的路径。

今天全球闻名的拜耳、巴斯夫、赫希斯特等德国化工巨头均成立(li)于19世纪60年代。德国化工能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shi)德国一系列教育改革培养(yang)了科研人(ren)才;二是(shi)德国更加关注(zhu)原创科技的转化。也(ye)正(zheng)是(shi)这两个因素推(tui)动(dong)了德国的产业(ye)转型。

巴斯夫工厂(chang) 图源:腾讯科技

从内部因素来(lai)看,德国化工巨头的崛起不得不归功于德国教育体制以及以李比希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应用”型学校。也(ye)就是(shi)说,德国凭借(jie)基础(chu)研究和教育体制,收获了大量的化学专利和应用人(ren)才,在科研和技术端已具备了世界一流的实力。

德国曾十分羡慕英国强大的机械工业(ye),但是(shi),德国人(ren)也(ye)意识到现(xian)代工业(ye)不同于传(chuan)统工业(ye),依靠传(chuan)统的“学徒制”进行人(ren)才培养(yang)是(shi)无法(fa)在短(duan)期内追上英国的。因此,德国在其义务教育制度的基础(chu)上,强调应用科学教学和基础(chu)理论训练。于是(shi),德国各地开办了许多工艺学校和职业(ye)学校,尤其关注(zhu)青年工人(ren)和学徒的技术教育。此外,德国高等院校不仅十分注(zhu)重(zhong)科学理论,还要求大学重(zhong)点培养(yang)应用型研究人(ren)员。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李比希实验室。1824年,李比希成为吉森大学化学教授,其理想是(shi)培养(yang)一批新一代化学家。当时,德国大学只教授教材上的知识,并偶尔(er)进行实验,完全没有专门(men)指导(dao)实验教学的条例或规定。凭借(jie)着对梦想的执(zhi)着,1826年,李比希在政府资助和自掏腰包的情况下,建立(li)起吉森大学化学实验室(李比希实验室前身)。世界上第(di)一个化学教学实验室就此诞生。

李比希实验室一角 图源:腾讯科技

也(ye)正(zheng)因为李比希实验室的创新及示范效应,德国开始大规模复(fu)制李比希实验室,进一步加强了德国在化工领域的科研与应用实力,德国化工产业(ye)得以迅速发展。那些影响世界的尿素、钾(jia)肥、磷肥等化学产品均离不开德国。

02. 利用全球科学成果发展本国产业(ye)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的产品以品质低(di)劣著称,在全球受到了诸多批评,这使得德国人(ren)开始重(zhong)视国家荣誉;同时,德国不少学者与产业(ye)人(ren)员在游历美国之(zhi)后发现(xian),尽(jin)管德国大学的科研能力十分强大,但与产业(ye)应用相距甚远,因而借(jie)鉴了美国的经验,开始有意识地关注(zhu)科研、技术、产业(ye)的联动(dong)。

德国在专注(zhu)科研和技术端实现(xian)自主创新的同时,也(ye)并未忽略其他欧洲国家的优秀科研成果。得益于法(fa)拉第(di)、麦克(ke)斯韦、焦耳等人(ren)在电学方面的研究贡献,德国获取了大量的电学知识。19世纪40年代,西门(men)子成立(li),其后,德国依靠电气公司集群成为欧洲电气时代的主导(dao)者。

1866年西门(men)子发明了首个实用型发电机

1891—1913年,德国电气工业(ye)总产值(zhi)增(zeng)加28倍,规模位列欧洲第(di)一;1910年,德国拥有包括西门(men)子在内的195家电气公司。截至第(di)一次世界大战(1913年),德国电气产品占全世界的比例为34%,而作为头号工业(ye)强国的美国仅占29%。此时的“德国制造(zao)”再(zai)也(ye)不是(shi)廉(lian)价拙(zhuo)劣产品的代名词。凭借(jie)质量与实用性(xing),德国产品在全球受到青睐。

第(di)二次工业(ye)革命期间(jian)的德国不仅借(jie)鉴吸收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同时在应用科学方面开启了自主研究,将科学和工业(ye)结合(he)以应用于国内产业(ye)的发展,形成了“欧洲科研+德国技术+德国产业(ye)”模式。德国推(tui)动(dong)了发电机、内燃机和化工原料的应用,引爆了汽车(che)、化工与制药(yao)、电气产业(ye),成为第(di)二次工业(ye)革命的发源地之(zhi)一。最终,德国也(ye)因其领导(dao)了第(di)二次工业(ye)革命而实现(xian)经济腾飞。

03. 中小企业(ye)都有自己的核心(xin)技术

第(di)二次世界大战之(zhi)后,以英、美、法(fa)三(san)国为主导(dao)的盟国管制委员会提出“限制工业(ye)计划”,该计划把德国的工业(ye)分为三(san)类(lei):造(zao)船业(ye)、飞机制造(zao)业(ye)、轴承制造(zao)业(ye)等可直(zhi)接(jie)用于军事目的的工业(ye)要予以禁止;化学工业(ye)、钢铁工业(ye)、电气工业(ye)等能够用于军事但基本上还是(shi)民用的工业(ye)要加以限制;没有任何军事意义的工业(ye)则听任其自由发展。该计划还要求德国的工业(ye)生产能力降(jiang)至1938年水平的50%~55%。

此外,第(di)二次世界大战后近400多位顶尖科学家先后离德赴美,如“火(huo)箭天才”冯·布劳恩等,再(zai)加上联合(he)国针对战败国家的“十年科研禁令”,德国科技实力一落千(qian)丈。

火(huo)箭先驱:冯·布劳恩

不过,由于冷战,盟国对削弱德国的计划有所(suo)动(dong)摇。为了遏制苏(su)联在东(dong)德的势力,1947年,英美两国发表“修正(zheng)的工业(ye)限制计划”,允许西德地区的工业(ye)生产能力恢复(fu)至1938年水平的70%~75%,重(zhong)点恢复(fu)基础(chu)工业(ye)的生产能力。

战争摧毁(hui)了德国的基础(chu)设施和工业(ye)设备,却无法(fa)摧毁(hui)德国近百年来(lai)夯实的科研基础(chu)、工业(ye)体系以及德国式企业(ye)家精神。于是(shi),在英美两国解除限制并提供资金(“马歇尔(er)计划”)的背景下,德国采取了纵向深化创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xin)是(shi)“围绕产业(ye)链部署创新链”,紧抓产业(ye)需求,开展科技端攻关。

德国从工业(ye)1.0走向工业(ye)4.0,构(gou)建了“以产业(ye)为先导(dao),以科技为支撑”的“德国科研+德国技术+德国产业(ye)”新模式。

在产业(ye)端,德国的中小企业(ye)发挥了重(zhong)要作用。19世纪末,德国企业(ye)就意识到了山(shan)寨货是(shi)存在很大问题(ti)的。此后,德国企业(ye)便(bian)围绕基础(chu)工业(ye)在核心(xin)工艺和核心(xin)产品上发力。这种转型带来(lai)的结果便(bian)是(shi)德国的许多中小企业(ye)都有自己的核心(xin)技术或产品,这也(ye)是(shi)“隐形冠(guan)军”之(zhi)名的由来(lai)。此外,德国企业(ye)对国际(ji)科技创新方面的合(he)作也(ye)十分关注(zhu)。

采埃(ai)孚股份(fen)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总部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腓德烈斯哈芬(Friedrichshafen)市,全球500强,是(shi)全球汽车(che)行业(ye)的合(he)作伙伴和零配件供应商,提供传(chuan)输、转向、底盘系统等汽车(che)零配件。

04.全新的创新体系

随着对产业(ye)竞争力的要求的提高,德国对应用技术的升级也(ye)极为重(zhong)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一个全新的创新体系被构(gou)建起来(lai)。

德国成立(li)了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机构(gou),包括马普(pu)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亥姆霍兹联合(he)会、莱布尼茨科学联合(he)会。其中,马普(pu)学会侧重(zhong)基础(chu)研究,亥姆霍兹联合(he)会主要从事大科学研究,弗劳恩霍夫协会直(zhi)接(jie)面向产业(ye)从事应用技术研发,莱布尼茨科学联合(he)会主要从事面向应用的基础(chu)研究。

除了专业(ye)的研究机构(gou),德国史太(tai)白技术转移中心(xin)等老牌(pai)转化机构(gou)也(ye)再(zai)度发力,为高校及企业(ye)提供专业(ye)化、国际(ji)化的服务。例如,史太(tai)白技术转移中心(xin)在50多个国家设立(li)了独立(li)核算、自主决策的专业(ye)技术转移机构(gou)或分中心(xin),并且拥有众多附属机构(gou)、风险投资伙伴和项目合(he)作者。此外,德国洪堡基金会、德国科学基金会等凭借(jie)自有资本或公共资金资助具有良好前景的科研项目。

弗劳恩霍夫协会被称为“科技搬运工”,是(shi)一个体制成熟的科研创新服务机构(gou)。世界上第(di)一台MP3、可实时监(jian)测病人(ren)血压的植入式传(chuan)感器、生物样本库存存储技术……均诞生于弗劳恩霍夫协会。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研发定位不同于大学的纯基础(chu)研究,也(ye)不同于工业(ye)的实践研发,而是(shi)介于二者之(zhi)间(jian),在学术研究和工业(ye)生产之(zhi)间(jian)架起了一座桥梁,将从事基础(chu)研究的高等院校与从事产品开发的企业(ye)紧密连(lian)接(jie)在一起,形成合(he)力,共同推(tui)动(dong)成果转化和创新。

在一个多兆瓦的实验室里,弗劳恩霍夫的研究人(ren)员正(zheng)研究稳定电力供应的先决条件。 图源:弗劳恩霍夫官网

可以看到,德国对科技创新的持续(xu)重(zhong)视让(rang)德国得以成为欧洲第(di)一经济强国。同时,德国企业(ye)在创新上“独具一格”,也(ye)因此诞生了诸多闻名世界的“隐形冠(guan)军”。

值(zhi)得注(zhu)意的是(shi),尽(jin)管德国的科技与制造(zao)业(ye)很强,“隐形冠(guan)军”也(ye)很多,但是(shi)德国的创新系统并不是(shi)一个“颠覆式创新”的体系,而是(shi)“渐进性(xing)创新”的体系。究其原因,与它的“产业(ye)—技术—科研”模式有关:德国“专精特新”企业(ye)多,企业(ye)的策略是(shi)关注(zhu)技术进步以提升全球竞争力,主要关注(zhu)稳定性(xing)、连(lian)续(xu)性(xing)和渐进性(xing)。

另外,德国重(zhong)视汽车(che)、机械等传(chuan)统制造(zao)业(ye),新兴(xing)产业(ye)不是(shi)它的发展重(zhong)点。而德国人(ren)一旦形成共识,便(bian)会将制度、组织、资源都向这个方向倾斜,不会轻易改变。这一点与美国的冒险精神截然不同。

强大的德国其实一直(zhi)是(shi)一个“均衡偏好者”,在创新与制造(zao)业(ye)之(zhi)间(jian)寻找着最佳(jia)的点——一切科研和创新都是(shi)为了实现(xian)德国制造(zao)业(ye)的比较优势,而非颠覆世界,这种选择最终也(ye)造(zao)就了德国科技创新的模式。

《硬科技2:从实验室到市场》

米磊 曹慧涛 李浩 张程 著

中国人(ren)民大学出版(ban)社

发布于:上海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