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农事新作,农业,生产,信息化
2024-07-09 06:38:31
农事新作,农业,生产,信息化

割麦栽秧,“三夏”大忙。

沃野田畴,传(chuan)统与现代耕作模(mo)式同步进行,人工、机械齐齐上阵(zhen)。犁牛为伴的老农(nong)不(bu)再(zai)孤独地上演汗滴禾(he)下土的场景,他的身旁,既有数字化技术员、农(nong)业职业经理人等新农(nong)人的帮助,又多了智(zhi)能联合收割机、无人机等新农(nong)具的助力。一眼望去(qu),马达轰鸣,翻滚的麦浪颗粒(li)归仓,漠漠水田再(zai)染绿装(zhuang)。放下锄(chu)头,新一代农(nong)民(min)开始玩转视频直播(bo),忙碌起订单化生产销(xiao)售等新农(nong)事。

流(liu)淌了千百年的农(nong)耕文明不(bu)断上演着与现代化元素的激情碰撞(zhuang),给一幅春种夏忙的农(nong)事画卷增添了不(bu)少(shao)新气(qi)象。

新出路

层峦叠嶂(zhang),云雾缭绕,沟壑纵横,对山地面积占(zhan)了76%的重庆来说(shuo),多山一直是农(nong)业发展的难(nan)点。

田地在(zai)嶙(lin)峋山谷间被挤压、割裂,形成了许多“碎(sui)片地”“巴掌田”,小的只(zhi)有一亩或半亩,既不(bu)好(hao)种,也(ye)不(bu)好(hao)管。

“山上地块人力成本高,三四(si)成都撂荒了。水田农(nong)民(min)虽然在(zai)种,但亩产不(bu)高,产生不(bu)了经济效益。”重庆市巴南区惠(hui)民(min)街道胜天村党委书记朱凤说(shuo)。城镇化进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劳(lao)动力离(li)开了田地,山地农(nong)业的未(wei)来渐(jian)成问题。

一些(xie)计算机专家正试图解决(jue)这(zhe)个(ge)问题,用一种看起来和农(nong)业完(wan)全不(bu)沾边(bian)的办法。来自中国农(nong)业大学(xue),原本从事工业数字化研究、计算机算法、工程研发及(ji)AI领域研究的一群教(jiao)授、副教(jiao)授,他们在(zai)重庆垫(dian)江县、巴南区等地成立了教(jiao)授工作站与研究中心,致力于用工业化的思(si)维做农(nong)业。

“工厂实现自动化生产,鼠(shu)标一按产品就出来了,农(nong)业为什(shi)么不(bu)可以?”团队负责人李想说(shuo),“现在(zai)根本不(bu)缺技术,只(zhi)是缺少(shao)应用转化。”

在(zai)学(xue)习和研究工业信息化的10年时间里,李想见证了工业化信息化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bian)化。这(zhe)个(ge)工科男执拗地相信,有现代科技的加持,农(nong)业的未(wei)来也(ye)能像工业一样变(bian)得更加先进与智(zhi)能。

作为重庆人,李想对家乡的土地再(zai)熟悉不(bu)过(guo)。“别的地方也(ye)有山地农(nong)业,但特色作物(wu)与自然条件能在(zai)一定(ding)程度上弥(mi)补农(nong)业短板(ban)。重庆的山地农(nong)业从各方面条件来看更加困难(nan)。”李想说(shuo)。

李想带领的新农(nong)人团队,想让这(zhe)里的山地农(nong)业走(zou)出困难(nan)模(mo)式。

新农(nong)人

用数字化、智(zhi)慧化技术赋能农(nong)业,是一个(ge)复杂的系统工程。农(nong)村拥有信息化基础知识和素养的人偏少(shao),更遑论能深刻理解并重复运用的人。给农(nong)民(min)讲解信息化,在(zai)李想看来好(hao)比教(jiao)父母使用智(zhi)能手机。要让农(nong)民(min)真正理解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需要有人对农(nong)民(min)进行培训服务,提(ti)供陪伴式成长,由此诞生了农(nong)业数字化技术员这(zhe)一新职业。

有数字化从业背景的徐毅,正承担(dan)这(zhe)一角色。2021年,从互联网公司跳槽(cao)后(hou),徐毅进入李想团队,成为一名(ming)数字农(nong)业技术员,负责在(zai)巴南区落地智(zhi)慧农(nong)业项目。

“数字化、智(zhi)能化可以提(ti)升(sheng)种植(zhi)效率,让农(nong)民(min)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徐毅说(shuo)。

对这(zhe)位新农(nong)人的考验,首(shou)先是来自老农(nong)人的质疑。巴南区胜天村的彭大叔种了一辈子草莓,对前来指(zhi)导信息化的徐毅有点不(bu)服气(qi):“我种了那么多年地,没有用一样农(nong)业物(wu)联网设备,不(bu)是一样种得好(hao)?我用手一摸地,就能知道温湿度,不(bu)用你那土壤传(chuan)感器。”

彭大叔口中代代传(chuan)承的农(nong)耕经验是千百年来小农(nong)生产经营的宝贵财(cai)富,然而随着农(nong)村土地的流(liu)转集中与规(gui)模(mo)化经营,农(nong)业要追(zhui)求生产效益,动辄百亩、千亩的田地,如(ru)果沿用父辈“人勤地不(bu)懒”的传(chuan)统人工劳(lao)作方式,收获、耕种、灌溉等各个(ge)环节,可能都无法按时完(wan)成,种植(zhi)效益也(ye)会大打折扣。新一代的劳(lao)动者需要在(zai)传(chuan)统经验之(zhi)外(wai)掌握更多信息化、智(zhi)能化的现代种植(zhi)方式,跟着数据来种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徐毅一边(bian)给农(nong)民(min)讲解信息化带来的好(hao)处,一边(bian)找到管着700多亩智(zhi)慧农(nong)业基地的职业经理人张铭,打造(zao)农(nong)业生产信息化样板(ban)。

作为胜天村村集体企(qi)业聘请的管理人才,张铭不(bu)但熟悉农(nong)机操作,而且对信息化接受很快,标准化种植(zhi)迅速在(zai)基地700多亩土地上推广开来。张铭综(zong)合气(qi)象、土壤等数据制(zhi)定(ding)种植(zhi)计划,农(nong)民(min)对着工单进行打卡,严格按照流(liu)程进行标准化生产种植(zhi)。

“梨子再(zai)也(ye)不(bu)像以前那样大的大、小的小,规(gui)格、口感、品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ti)升(sheng)。而且每个(ge)农(nong)产品都有一个(ge)溯源码,消费者一扫码,就能看到作物(wu)整个(ge)生产周期的土壤环境(jing)、施肥打药等数据。”张铭说(shuo),原来3元一斤的梨,现在(zai)能卖10元到15元。

“胜天村建设智(zhi)慧农(nong)业基地后(hou),水稻亩产从原来的500斤提(ti)升(sheng)到去(qu)年的1200斤,基地群众2023年比2022年人均增收3000元。”朱凤说(shuo)。胜天村的新农(nong)人掀起的新农(nong)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周围村庄看着“眼馋”,纷纷主动联系张铭。张铭带着一套新式作业法走(zou)出胜天村,跨区县搞起社会化服务,每天忙得不(bu)可开交。

新农(nong)具

山地环境(jing)复杂,通常被认为不(bu)适合农(nong)机作业,但近年来有不(bu)少(shao)山地小型(xing)农(nong)机具被研发出来。李想展示(shi)了中国农(nong)业大学(xue)为云南和广西农(nong)村地区研发的智(zhi)能甘蔗收割机。机器看着小巧可爱,履带式行进方式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灵活机械手臂能精准化完(wan)成采摘动作,且手臂稍做改造(zao)就能一机多用,实现不(bu)同种类的水果采摘。

“这(zhe)个(ge)小收割机因为使用广泛,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售价已经从最初的11万元降到了2万元。”李想说(shuo)。

除了各种升(sheng)级(ji)换代的农(nong)机具外(wai),农(nong)业生产工具箱还纳入了信息、数据、算法等元素。在(zai)重庆多个(ge)智(zhi)慧农(nong)业示(shi)范田,摄像头、传(chuan)感器、自动操作系统等代替农(nong)民(min)的眼睛、大脑和部分手工劳(lao)动,构建出一幅现代农(nong)事新图景。

“地里的小型(xing)气(qi)象站是天气(qi)?t望员,能更加精准地监测局地气(qi)候。安装(zhuang)在(zai)地下的传(chuan)感器是农(nong)田水分探测员,当(dang)水分不(bu)足时,传(chuan)感数值图会显示(shi)红色。”李想说(shuo)。探测器、摄像头等探测到的“情报(bao)”会马上传(chuan)送给自动化系统的“大脑中枢”,自动喷灌系统据此进行一系列操作:根据土壤墒情及(ji)种植(zhi)需要补充水分,根据光照情况打开或闭合温室设备――这(zhe)些(xie)操作设置(zhi)通过(guo)手机系统里的几个(ge)开关就可以实现。

“以往看一片农(nong)田长势,看的是叶片大小、植(zhi)株高度、果实情况等,现在(zai)这(zhe)些(xie)表型(xing)特征转化为数据,通过(guo)AI分析(xi)成为反映农(nong)场状态和指(zhi)导农(nong)业生产的有效信息。”李想说(shuo)。农(nong)场可以通过(guo)数据智(zhi)能制(zhi)定(ding)生产计划、下发工单、形成作业记录,对人、机器和设施的工作过(guo)程给予实时监督和评价,形成报(bao)表供管理者了解农(nong)场运转情况。

“以前雇人干(gan)活,只(zhi)看到人忙。现在(zai)通过(guo)技术分析(xi),工作轨迹清晰可见,农(nong)业生产效率大大提(ti)高。”朱凤说(shuo)。

现代农(nong)业渐(jian)渐(jian)变(bian)得时髦起来。科技驱动下的各种新农(nong)具正不(bu)断填补“谁来种地”的不(bu)足。广西、湖南、安徽等地甚至已经在(zai)探索“无人农(nong)场”模(mo)式,通过(guo)集成物(wu)联网、人工智(zhi)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nong)业生产的自动化、智(zhi)能化和高效化。

新农(nong)活

“和以前不(bu)一样了,还没开始种田呢粮食就卖出去(qu)了。”徐毅说(shuo)。

今年,胜天村开启了“我有一亩田”“我有一棵树”的认购模(mo)式,吸引了不(bu)少(shao)想种地却无地可种的城里人。“有的人追(zhui)求生活品质认购绿色食品;有家长通过(guo)认购农(nong)田让孩(hai)子熟悉农(nong)业生产;还有来露营旅游的朋友想体验插秧收割。”朱凤说(shuo)。认购一亩田需要一年支(zhi)付2100元,农(nong)民(min)则在(zai)年底为客户(hu)保质保量交付560斤大米。

“价格比市场略贵,但在(zai)农(nong)村有一亩挂着自己(ji)名(ming)字的专属田地,通过(guo)摄像头随时查看地里的情况,那种感觉完(wan)全不(bu)一样。”徐毅说(shuo),为城市消费者提(ti)供“情绪价值”成了新农(nong)活,还是那亩农(nong)田,却幸福了城乡两地。目前,胜天村已经有600多棵梨树与10多亩水稻被认购。

有农(nong)民(min)忙着帮助城市居民(min)打造(zao)田园梦(meng)想,在(zai)全国更多的地方,农(nong)民(min)走(zou)出田园开启新的征程。

“直播(bo)间里的每一个(ge)羊肚菌都是我们一遍遍筛出来的。”视频号菌菇类主播(bo)杨(yang)美丽(li)对着镜头说(shuo),在(zai)她身后(hou),是满满当(dang)当(dang)的货架。镜头外(wai)是一排(pai)桌子,助播(bo)在(zai)那里随时刷(shua)新数据、上架商品。

杨(yang)美丽(li)生长在(zai)福建屏(ping)南一个(ge)山村。自祖辈起,家里人便以种菇为生,收成好(hao)的时候一年有4万元毛利润。如(ru)今,经营视频号成了她的新农(nong)活,走(zou)出田间地头、菇棚、晾晒场,补光灯覆盖的几平方米空间,是她的新舞台。

直播(bo)卖货的风吹到了广袤的农(nong)村大地,像杨(yang)美丽(li)一样的农(nong)民(min)主播(bo)也(ye)越来越多。腾讯研究院(yuan)研究员杜茂林经常被邀请去(qu)给一些(xie)地方做直播(bo)培训,“很多农(nong)民(min)在(zai)陌生的镜头前往往显得很局促,甚至普通话都讲不(bu)好(hao),只(zhi)能听旁边(bian)专职主播(bo)们‘狂(kuang)野’喊麦。”杜茂林说(shuo)。

不(bu)过(guo),在(zai)专业机构的帮助下,培训老师会根据点击率、完(wan)播(bo)率等10多个(ge)指(zhi)标分析(xi)数据并针对直播(bo)弱项提(ti)出改进意见,有效提(ti)升(sheng)直播(bo)效果,帮助农(nong)民(min)主播(bo)找到状态。已经有很多农(nong)民(min)从视频号、抖音账号中走(zou)来,成为极具特色的“网红”农(nong)民(min)主播(bo),带火了家乡的农(nong)产品,也(ye)带动更多农(nong)民(min)增收。

北京黑龙(long)江企(qi)业商会党委书记徐维新对此感受颇深:“只(zhi)有在(zai)外(wai)面卖得好(hao),才能让家里种得好(hao)。种的东西卖不(bu)出去(qu),农(nong)民(min)就没有积极性,只(zhi)要卖个(ge)好(hao)价钱,来年就会接着种。”

过(guo)去(qu),徐维新帮农(nong)民(min)把农(nong)产品卖出去(qu)面临巨大成本压力:“在(zai)北京租一个(ge)店铺(pu)就要几十万元租金。这(zhe)得卖多少(shao)大米才能赚回点利润啊!”现在(zai),直播(bo)电商的涌起,给农(nong)产品销(xiao)售带来了机遇。徐维新注册了抖音账号“龙(long)商甄选”,从2022年底开始,直播(bo)卖货成了他和团队的新农(nong)活。

“我们的独特优势就是来自黑土地,大兴(xing)安岭的蓝(lan)莓、榛子、黑木耳等,别的地方是‘平替’不(bu)了的!无论以哪种形式销(xiao)售农(nong)产品,质量过(guo)硬永(yong)远是赢得市场的不(bu)二法宝。”徐维新说(shuo)。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bao) 作者:杜 芳)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