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钟芳蓉奔赴的敦煌研究院,还有这些年轻面孔在大漠奉献青春,工作,数字化,考古圈
2024-07-15 04:59:53
钟芳蓉奔赴的敦煌研究院,还有这些年轻面孔在大漠奉献青春,工作,数字化,考古圈

近日,在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岗位招聘(pin)中,曾被称作“考古圈团宠”的(de)钟芳蓉以该岗位第一的(de)面试成绩进入后续体检环节。

钟芳蓉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ye)典礼上发言。校方供(gong)图

据北京大学微(wei)信公众号7月(yue)11日消息,钟芳蓉目前了解到(dao),自己去敦煌主要从事的(de)工作内容是编写敦煌石窟的(de)考古报告,她十分(fen)期盼自己入职之(zhi)后能为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de)编写贡献自己的(de)一份力量。

“在这个车马快的(de)年代,总(zong)有人还(hai)在坚守着执着,从四年前选择考古到(dao)四年后投身敦煌,热爱(ai)不变且愿意不顾世俗的(de)羁绊(ban)投身其中,这在如今的(de)时代是件太难(nan)得的(de)事情了。”在上述(shu)北大微(wei)信公众号文章的(de)评论区,有网(wang)友赞许道。

敦煌研究院是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si)石窟,全国重(zhong)点文物保护单位瓜(gua)州榆林窟、敦煌西(xi)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si)管理的(de)综合性研究型事业(ye)单位。院本(ben)部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de)莫高窟,分(fen)院位于兰(lan)州市城关区。

“随着最后一班满(man)载游客的(de)大巴车从莫高窟返回敦煌市区,白日的(de)喧嚣散去,莫高窟再次静(jing)了下来。在城市中久居,人们会对此处的(de)寂(ji)静(jing)感(gan)到(dao)惊叹(tan),广袤无垠的(de)大漠中,只余下风掠过白杨树梢发出(chu)的(de)沙沙声响。”

甘肃酒泉,敦煌研究院。视觉中国 图

《光明日报》报道曾这样形容道。

天地广袤,心无旁(pang)骛。公开报道显示,近些年,新(xin)一代青年已(yi)接(jie)力守护敦煌。

据新(xin)华社2022年报道,在莫高窟,有一群年轻工作者,他们正值芳华,或受前辈感(gan)召,或为实现艺术理想,离开热闹的(de)大城市,来到(dao)安静(jing)的(de)莫高窟。“站在前辈的(de)肩膀上”是他们共同的(de)感(gan)受,“传好接(jie)力棒”是他们共同的(de)愿望,“择一事,终一生”是他们共同的(de)信念。

其中,35岁的(de)杨金(jin)礼自2006年就来到(dao)莫高窟,从学徒做起,逐渐成长为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的(de)一名壁画修(xiu)复(fu)工作者。杨金(jin)礼每天都会和同事来到(dao)洞窟内“面壁修(xiu)复(fu)”,通(tong)过专(zhuan)业(ye)技术手段解决壁画产生的(de)起甲、空鼓、酥(su)碱等病害,帮助壁画对抗时间(jian)的(de)流逝。

王娇(jiao)出(chu)生于1988年,研究生毕业(ye)后来到(dao)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7年来,她一直从事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de)编写工作。她参与编写的(de)《敦煌石窟全集》第二(er)卷《莫高窟第256—259窟考古报告》,总(zong)计30余万字。而根据《敦煌石窟全集》编辑出(chu)版计划,这样的(de)考古报告将(jiang)要做100卷。

“90后”的(de)刘小同是敦煌研究院美(mei)术研究所的(de)一名美(mei)术工作者,主要从事敦煌壁画的(de)临摹、研究和创新(xin)工作。别人看(kan)来可能枯燥的(de)“画像”,却正对他的(de)胃口,画室就是家,除了画画,心无杂念。当时,刘小同正和同事们一起,致力于完成莫高窟第172窟的(de)整窟复(fu)原临摹。

值得一提的(de)是,今年4月(yue),第28届中国青年五(wu)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敦煌研究院文物数(shu)字化保护团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wu)四奖章集体”。

据敦煌研究院方面介绍,该院文物数(shu)字化保护团队,致力于通(tong)过科(ke)技手段保护和传承敦煌石窟文化,现有专(zhuan)业(ye)技术人员110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67人。经过三十多年的(de)探索(suo)研究,该团队在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数(shu)字化领域取得了一定(ding)成就,建立起了一套科(ke)学、规范的(de)技术体系和成套装(zhuang)备,编制了文物数(shu)字化行业(ye)标准与技术规范,构(gou)建了“数(shu)字敦煌”数(shu)据资源库(ku),建成了“数(shu)字敦煌开放素材库(ku)”,为敦煌石窟文物科(ke)学保护、敦煌学研究和敦煌文化弘(hong)扬传播提供(gong)了有力的(de)支撑,曾获“2022年甘肃省工人先(xian)锋(feng)号”集体荣誉称号。

“我是2015年12月(yue)19日第一次来到(dao)敦煌,此前20余年,我生活、学习、工作的(de)地方主要在陕西(xi)和广东。这里太不一样了,阳光灿烂夺目,天空澄澈干净,一望无际,地域开阔。”《甘肃日报》后续报道中,敦煌研究院文物数(shu)字化研究所数(shu)字影像采编室工作人员吴绍侠认为,敦煌是一方让人心静(jing)的(de)净土,“站在大漠的(de)中央,站在千年石窟旁(pang),浮躁和烦(fan)恼顿时消散。在这里,时间(jian)流走得很慢。”

2016年入职敦煌研究院,不知不觉,吴绍侠已(yi)在敦煌研究院度过了近10个年头,并(bing)且爱(ai)上这里、依(yi)恋这里。她毕业(ye)于西(xi)安美(mei)术学院,曾学习图片摄影专(zhuan)业(ye),毕业(ye)后做过产品摄影工作,而后入职敦煌研究院文物数(shu)字化研究所负责文物数(shu)字化采集、方案设计等方面的(de)工作。

为敦煌石窟内的(de)壁画、塑像“留影”,吴绍侠每天聚焦方寸(cun)之(zhi)中、毫厘之(zhi)间(jian)。“对敦煌石窟文物的(de)数(shu)字化采集,远不是按快门、拍(pai)张照(zhao)那么简单。”吴绍侠说,“我们利用定(ding)制的(de)轨道,对壁画逐格、逐行摄影采集。拍(pai)摄的(de)一行数(shu)据会传入计算机,技术人员对图像的(de)曝光、清晰度、重(zhong)合度、数(shu)量等技术参数(shu)做检查,符合要求后我们才能再进行下一行的(de)拍(pai)摄。如不符合要求,需要定(ding)位站点重(zhong)新(xin)补拍(pai)。”

报道还(hai)提到(dao),95后、敦煌研究院文物数(shu)字化研究所数(shu)字影像采编室工作人员熊业(ye)腾是陕西(xi)西(xi)安的(de)年轻“后生”,2017年12月(yue)到(dao)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也已(yi)6年有余。“我自小在西(xi)安长大、在西(xi)安读书,那时未曾想过,以后会去距离西(xi)安千余里的(de)敦煌工作。”

熊业(ye)腾说:“我与敦煌有缘。这要从我读大二(er)的(de)时候说起。大美(mei)敦煌,是写生采风的(de)绝佳地,学校组织安排我与一些同学前去敦煌写生采风。在用画笔勾勒敦煌的(de)景致时,敦煌仿佛与我握手交谈,娓娓道来她的(de)自然、人文之(zhi)美(mei)。”

《甘肃日报》报道称,近些年,敦煌研究院吸引了一批青年人才加入,以引进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为重(zhong)点,先(xian)后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文博机构(gou)建立人才互派交流机制,与北京大学签订高层(ceng)次人才定(ding)向培养协议,深入实施文博行业(ye)高层(ceng)次人才提升(sheng)计划,持(chi)续加强与西(xi)北大学、兰(lan)州大学等高校的(de)人才培养合作。任(ren)时光匆匆流去,一个又一个懵懂(dong)青年,逐渐成长为敦煌文物数(shu)字化工作的(de)中坚力量。虽然年轻人会老去,但这项伟大的(de)事业(ye),总(zong)会有人前赴后继、接(jie)续奋(fen)斗。

发布于:上海(hai)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