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赛迪智库|发展制造业新质生产力,要把高价值专利“淘”出来,中国,企业,产业
2024-07-07 03:50:00
赛迪智库|发展制造业新质生产力,要把高价值专利“淘”出来,中国,企业,产业

知识产权,尤(you)其(qi)是专利,是全(quan)球公(gong)认的表征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核心载体(ti),对产业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发挥有力支(zhi)撑和保(bao)障作用。2023年底,中(zhong)国已(yi)成为全(quan)球首个(ge)国内有效发明(ming)专利突破400万件(jian)的国家(jia),但国内外舆(yu)论对于中(zhong)国专利的评价一直是“多而不(bu)优”,即(ji)对产业支(zhi)撑力不(bu)足,不(bu)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

赛迪研究(jiu)院认为,主要原(yuan)因(yin)是专利质量参差不(bu)齐(qi)、高质量专利数量偏低、高价值专利“淘”不(bu)出来、专利成果转化机制不(bu)完(wan)善(shan),建议在稳(wen)定专利数量稳(wen)步增长势头的同(tong)时,引导做(zuo)好专利布局、高价值专利筛选、优化专利成果转化机制,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zhi)撑。

一、专利规(gui)模优势明(ming)显(xian),但三个(ge)结构性缺陷突出

从国别发明(ming)专利的绝对数量来看,截至(zhi)2023年底,中(zhong)国发明(ming)专利拥有量401.5万件(jian),名(ming)列世界第一。从国际PCT专利来看,同(tong)样(yang)如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gong)布2023年数据显(xian)示,中(zhong)国提交PCT专利申请69610件(jian),美国为55678件(jian)。中(zhong)国连续(xu)第二年在国际专利申请中(zhong)领先,2023年更是比第二名(ming)的美国多出约14000件(jian)。与此同(tong)时,中(zhong)国发明(ming)专利数量快速增长的光环之(zhi)下,尚存在三个(ge)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产业支(zhi)撑作用的发挥。

专利质量参差不(bu)齐(qi),整体(ti)水平与美西方(fang)国家(jia)存在差距。一是高质量专利的绝对值低于美西方(fang)国家(jia)。如量子信息领域全(quan)球专利共计(ji)17.89万件(jian),中(zhong)国专利数量虽然占比最高(共计(ji)6.72万件(jian),占比37.58%),但高质量发明(ming)专利仅排到第三,为2309件(jian),低于美国4949件(jian)和欧盟2408件(jian)。二是重点产业关键技术(shu)领域专利量低于美西方(fang)国家(jia)。如工业机器人领域全(quan)球专利申请量超22.36万件(jian),中(zhong)国占据六成以上,但国外权利人掌握了伺服电机、减速器、控(kong)制器等关键技术(shu)的核心专利,中(zhong)国权利人的大量专利均(jun)布局在机械臂、传感器图(tu)像处理等次关键技术(shu)上,在产业发展过程中(zhong)极易被“卡脖子”。

多数企业没有能力筛选出高价值专利,产业也没有相关协同(tong)机制给予支(zhi)持。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li),该领域共有专利46.73万件(jian)。一般来讲,1件(jian)专利从申请到维护需花费约7.15万元,即(ji)便按50%的折损率计(ji)算,46.73万件(jian)专利的专利费和官费约183亿元。无论是从产业角度还(hai)是企业角度,这都(dou)是一项较为巨大的投(tou)入,但这些专利中(zhong)有哪些能够为企业开疆拓土、有哪些能够为产业保(bao)驾护航基本(ben)不(bu)清楚。调研中(zhong)不(bu)少企业反映,当(dang)遇到专利侵权相关纠纷时,只要企业可以承担对方(fang)要价,一般都(dou)选择缴纳和解金,因(yin)为企业本(ben)身做(zuo)不(bu)了专利侵权分析,请代理机构费用昂贵并且也不(bu)能保(bao)证胜诉。

大量专利申报主体(ti)与实体(ti)经济(ji)脱节,不(bu)能迅速衔接至(zhi)国内实体(ti)经济(ji)。中(zhong)国大量专利的申报主体(ti)是大学教师和科研院所。现有集成电路领域分布在大学和科研院所手里的专利有几十(shi)万件(jian)。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情(qing)况大致(zhi)相仿,全(quan)球有效授权发明(ming)专利量排名(ming)前十(shi)的专利权人主要是日系(川崎重工、安川电机等)和欧美系厂商(瑞士ABB、德国库卡等),中(zhong)国工业机器人的技术(shu)研发主力在哈工大、清华、华南理工等高校。相对集中(zhong)于国外企业手中(zhong)的专利而言,中(zhong)国的这些专利距离产业化较远,受国内转化能力制约,如果不(bu)面向本(ben)土转化,对国内产业将起(qi)不(bu)到拉动作用。

二、专利对产业发展支(zhi)撑力不(bu)足的三个(ge)主要原(yuan)因(yin)

中(zhong)国产业创新能力不(bu)强,是造成高质量专利不(bu)足的核心原(yuan)因(yin)。中(zhong)国长期以来因(yin)对专利申请人提供大量补贴而受到国内外舆(yu)论批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ke)利分校法学院亚洲知识产权项目(mu)负责人马克(ke)表示“高额补贴会导致(zhi)专利质量下降”。2018年下半年开始(shi),国家(jia)知识产权局已(yi)开始(shi)对专利的非正常申请(也就是我们(men)常说的“垃圾专利”)进(jin)行(xing)大范围整治。然而,造成高质量专利不(bu)足更深层次的原(yuan)因(yin)仍然在于创新能力,一方(fang)面,对于中(zhong)国起(qi)步较晚、被“卡脖子”的领域,如半导体(ti)制造、光刻机等,虽然国家(jia)和龙头企业投(tou)入很大,但国际巨头早已(yi)完(wan)成核心专利布局,国内企业进(jin)入之(zhi)后,只能在外围申请一些专利。另一方(fang)面,对于与国外对手形成市场竞争的领域,如光伏等领域,存在原(yuan)创性发明(ming)不(bu)多,海外专利布局能力偏弱,无法形成与传统国际巨头抗衡的专利储备。

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服务(wu)机构严重不(bu)足,是“长牙齿专利”无法被发掘出来的深层次原(yuan)因(yin)。中(zhong)国多数企业规(gui)模较小,除几家(jia)领域内龙头企业(如华为)建立有较高水平的知识产权队(dui)伍以外,很多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知识产权的申报和管理工作一般由人事行(xing)政部门或技术(shu)研发部门负责跟进(jin),但由于不(bu)是全(quan)职专业人员,知识产权维护工作的开展不(bu)够完(wan)善(shan),质量无法保(bao)证。即(ji)便有的企业建立起(qi)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其(qi)工作内容基本(ben)上也集中(zhong)在专利申报的流程上,在知识产权维护和布局方(fang)面缺乏实践经验。

这导致(zhi)大量专利被申请的同(tong)时,缺少对专利的分析和布局,这种点状分布使高价值的“长牙齿专利”难以体(ti)系化,最终淹没其(qi)中(zhong),靠单个(ge)企业的力量发掘和筛选不(bu)出来这些“长牙齿专利”。

从国际上看,部分发达国家(jia)通过国家(jia)行(xing)为或官方(fang)专业经营机构来运营本(ben)土专利,助力本(ben)土“长牙齿专利”的发掘和筛选,如法国France Brevets、韩国Intellectual Discovery、日本(ben)IP bridge等机构,这些机构在助力本(ben)国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方(fang)面作用日益显(xian)著,但中(zhong)国在该领域尚属空白。

专利成果转化机制不(bu)完(wan)善(shan),权利人顾虑重重,是很多专利无法成功转化的重要原(yuan)因(yin)。一是专利转化流程长,可操作性不(bu)强。如高校老师的专利在权利转移时,究(jiu)竟作价多少,包括后续(xu)审批、具体(ti)执行(xing)都(dou)将面临很大困难,因(yin)此在实践中(zhong)大部分高校把专利作价成股份加入到初(chu)创企业中(zhong)去,但这个(ge)做(zuo)法对于大企业而言可操作性并不(bu)强。二是专利评价机制不(bu)完(wan)善(shan)。不(bu)同(tong)的专利评价机构对专利评价结果有很大的不(bu)确(que)定性,导致(zhi)权利人无法调整预期,这一点对于高校老师,或者带着(zhe)专利技术(shu)回国创业的初(chu)创企业创始(shi)人而言,都(dou)存在成果转化的障碍(ai)。

三、对策(ce)建议

一是调整专利补贴的方(fang)向,将经费支(zhi)持从单纯(chun)的专利“申请”环节逐步过渡到专利“维护、分析、挖掘、运营”等环节。适当(dang)减少专利申请环节中(zhong)的财政补贴,把补贴范围逐步扩展到专利维护、分析、挖掘、运营以及(ji)布局环节。支(zhi)持有条件(jian)的企事业单位积极进(jin)行(xing)专利的挖掘布局工作,提升知识产权分析能力;对不(bu)具备条件(jian)的企事业单位,引导和扶持其(qi)加入行(xing)业组织的知识产权工作组;对于尚未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组的行(xing)业组织,指导其(qi)建立与行(xing)业相匹配的专业团队(dui)。

二是构建“国家(jia)关键领域战(zhan)略专利库”和“反制专利清单”。围绕国家(jia)战(zhan)略需求,瞄准“卡脖子”关键领域,以购(gou)买或独占许可为主要方(fang)式获取对权利人的专利使用权,组建“国家(jia)关键领域战(zhan)略专利库”;同(tong)时锁定并监测主要领域核心专利,形成“国家(jia)关键领域反制专利清单”,构建以支(zhi)撑关键领域技术(shu)研发和工艺生产线(xian)建设为中(zhong)心的知识产权防御体(ti)系,实现后发劣(lie)势下的资源整合及(ji)有效利用;借鉴日韩美等发达国家(jia)经验,加快支(zhi)持重点领域专利运营机构建设,助力本(ben)土“长牙齿专利”发掘、储备、运营和转化。

三是优化专利成果评价机制,强化市场评价导向。发挥行(xing)业组织的作用,将权利人有意愿出售或许可的专利梳理成专利清单,再协同(tong)技术(shu)专家(jia)和知识产权专业团队(dui),对各行(xing)业领域专利从产业角度进(jin)行(xing)评估,设置(zhi)相应价值等级,作为供需双方(fang)专利交易时进(jin)行(xing)市场化定价的有益参考。积极培育专利运营的中(zhong)介服务(wu)机构,推动专利运营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和规(gui)模化。

(作者王(wang)磊、李新均(jun)来自赛迪研究(jiu)院)

发布于:上海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