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蓄积创新创造活力,科技节,发展,科普
2024-07-15 08:38:16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蓄积创新创造活力,科技节,发展,科普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年上海科技节上,10位专家被聘(pin)为中小学科学副(fu)校长。他们(men)当中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shi)和青年科学家,也有来自高新技术(shu)企业的工程师。此前,深圳(chou)、温州等地也已(yi)开展类似探索(suo),邀请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共同(tong)做好科学教育加法(fa)。而在校外,越来越多(duo)的科技工作者加入科普队伍,用丰(feng)富(fu)多(duo)样的方式传递(di)科学知识(shi),搭建起公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liang)。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yao)基础性工作,它和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理应被放在与科技创新同(tong)等重要(yao)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kuai)速提高。最(zui)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chou)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yi)达14.14%,比2010年提高了近10个(ge)百分点。

科学普及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主(zhu)要(yao)途(tu)径,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深厚(hou)的土壤根基。先进的科技成果只有通过(guo)科学普及,才能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shou),进而促进社会发展、改(gai)善(shan)人民生(sheng)活(huo)。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huo)动,有利于形成热(re)爱(ai)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让科学精神、创新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为科技创新及其应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和人才支撑。

一般来说,科技创新的重镇,也多(duo)是科学普及高地。此前,国家发展改(gai)革委会同(tong)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构建城市科学文化,打造全国科普高质量发展标杆”作为战略任务之一。将科学普及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xi)之中,推动科学普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实施(shi)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yao)求。科学普及是一项战略性、系(xi)统性、基础性、长期性的事业,需要(yao)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科学普及需要(yao)科技创新的引领。科技创新为科学普及提供关键内容。科学普及的目(mu)的是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shi)、科学方法(fa)和科学思想,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科学普及的内容,既包(bao)含基础科学知识(shi),也包(bao)含科技创新的前沿(yan)。当前,基因技术(shu)、人工智能、语(yu)言(yan)大模(mo)型(xing)、气候环境等领域备受(shou)关注。在前沿(yan)重点领域开展针对性科普,以通俗易(yi)懂(dong)的方式讲清楚科技原(yuan)理,不仅能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qu),还将引导人们(men)正确认识(shi)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shi),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价值观。

科学普及要(yao)关注创新能力的培育,尤其要(yao)吸引和培养广大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当前,做好科学教育加法(fa)、贯通大中小学科学教育等探索(suo)正在各地展开。比如,河北省(sheng)石家庄市南马路小学尝试(shi)把科学教育融入学生(sheng)日常学习的各个(ge)学科,依托“彩虹农场”实施(shi)种植(zhi)课(ke)程,依托中草药基地实施(shi)小本草启蒙课(ke)程,依托木工坊、创客空间、科学实验室等场所设立木工、激光雕刻、机器人等特色社团,为“科学+”课(ke)程搭建优质平台。

值得指(zhi)出的是,科学教育加法(fa),“加”的不是纷繁复杂的知识(shi)点,不是科学知识(shi)灌输,更不是“应试(shi)”,而是要(yao)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兴趣(qu)驱动是引导的重要(yao)手段,要(yao)引导学生(sheng)对身边(bian)的科学资源进行探索(suo),真(zhen)实地感知、认识(shi)、探究科学。

科学家是科学家精神最(zui)生(sheng)动的载(zai)体,是科学普及最(zui)鲜活(huo)的素材。做好科学教育加法(fa),还要(yao)求我们(men)讲好科学家故事,引导更多(duo)人以科学家为榜样,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广大科技工作者也应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为公众答疑解惑,对一些重大项目(mu)进行权威解读,对一些社会热(re)点作出专业回应,同(tong)时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现身说法(fa)”。

我们(men)不能离开科学普及谈科技创新,也不能离开科技创新谈科学普及。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qi)飞,将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蓄(xu)积创新创造活(huo)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大动力。

文/王柏俊(华东(dong)师范大学哲学系(xi)党委书记)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发布(bu)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