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从国家科技奖读懂广州科创:民企身影增多,这些产业优势大,获奖,的项目,科学技术
2024-07-15 00:24:52
从国家科技奖读懂广州科创:民企身影增多,这些产业优势大,获奖,的项目,科学技术

近日,2023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揭晓(xiao)。这是2020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励大会举行后,时隔(ge)两(liang)年多(duo)再次颁(ban)发国家科学技术(shu)奖。积累了3年的项目同时角(jiao)逐(zhu),获奖难度(du)大幅(fu)提升,最终(zhong)突出(chu)重围的项目可(ke)谓优中选优。

但即便竞争激烈,广州依然迎来“丰收”,无论是获奖总数还是牵头完成项目数量都(dou)有所增加、广州民营企业参与度(du)提高,不过也存(cun)在特(te)等奖一等奖获奖数较此前(qian)下降等问题。

国家科学技术(shu)奖被认为(wei)是我国科技发展状况(kuang)的“晴雨表”和鼓励创新的“风向标”。近年来广州的获奖项目有哪些特(te)点?如何从中“读懂”广州科技创新?

南都(dou)记者梳理近五年广州获奖情况(kuang)发现,广州在生物医药及健康领域常年维持(chi)较大优势,同时近年来绿(lu)色科技、先进制造(zao)成果(guo)转化效果(guo)显著,获奖项目中广州民营企业的身影也频频出(chu)现。这些无不显示(shi)广州破题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聚变”的努力。

牵头完成项目数量显著增高

特(te)等奖一等奖获奖数较此前(qian)有下降

由于2021年、2022年国家科学技术(shu)奖暂(zan)停,2023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成果(guo)。在提名制度(du)和机制方面,2023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的提名工作较过去更为(wei)严格,要求压实提名单位和提名专(zhuan)家的责任,加强对科技项目及其完成人的审核把关。同时,由以往(wang)的各省区市不限额提名改为(wei)限额提名,名额根据过去3年提名项目的获奖率确定(ding)。

从奖励数量来看,获奖项目与2020年度(du)基本持(chi)平。相当于积累了3年的项目在角(jiao)逐(zhu)2023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其获奖难度(du)较过去大幅(fu)提升,最终(zhong)突出(chu)重围的项目可(ke)谓优中选优。

即便竞争激烈,广州依然迎来“丰收”。

广州共有26项科技成果(guo)获得2023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其中牵头完成11项,较2020年度(du)获奖数量增长(chang)7项,接近翻(fan)两(liang)番,占广东(dong)省牵头完成项目比例近八成。在26项获奖项目中,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牵头完成4项),荣获国家技术(shu)发明奖2项(牵头完成1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shu)进步奖19项(牵头完成6项)。

2023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广州获奖数量占全省比重为(wei)66.67%,相较于2020年的61.11%、2019年的56.25%均有所上升。南都(dou)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广州在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数量方面也实现翻(fan)倍,从2020年度(du)、2019年度(du)的2项增长(chang)至(zhi)5项。

其中,广州牵头的“数值(zhi)几何不变量在双有理变换下的变化”“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cheng)及环境响应(ying)机制”“炎-癌转化和癌前(qian)病变的分子基础和干预策略”“EB病毒致癌分子机制与靶向干预”等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反映国家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ying)用基础研究中,阐(chan)明自然现象、特(te)征和规(gui)律、做出(chu)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广州在这一奖项获奖数量上实现较高增长(chang),也从侧面反映了广州高度(du)重视基础与应(ying)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阶段(duan)性成果(guo)。

2023年2月,广州在国内率先出(chu)台(tai)《广州市科学技术(shu)局完善基础研究人才(cai)培育体系工作方案》,在全国首创结(jie)果(guo)导向驱动的“五个一”联动式(shi)验(yan)收模式(shi),给予人才(cai)成长(chang)更多(duo)耐心。广州市财政经费则实施(shi)“包干制+负面清单”管(guan)理,将基础研究人才(cai)从编制项目经费预算(suan)和申请(qing)项目经费调整等繁冗(rong)事务中解放出(chu)来。

不过,从特(te)等奖一等奖获奖数看,与前(qian)两(liang)年相比仍有不足。今年广州仅有1个合作完成项目“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cheng)”获得2023年度(du)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少于2020年的2个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的1个科技进步奖特(te)等奖、5个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奖项目比例达42.3%

广州在生物医药及健康领域有较大优势

从获奖领域来看,广州维持(chi)了在生物医药及健康等领域的较大优势。今年广州牵头的11个项目中,属于生物医药及健康领域的项目共6个,合作完成的15个项目中也有5项属于该领域,占获奖项目比例达42.3%,形成了以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系统以及广东(dong)省人民医院等医院领军的医疗科研高地。

其中,有4个项目展现广州从基础研究到技术(shu)应(ying)用在癌症(zheng)防治领域的突出(chu)贡献。比如在自然科学奖项目中,南方医科大学黎孟枫牵头的“炎-癌转化和癌前(qian)病变的分子基础和干预策略”和中山大学肿(zhong)瘤防治中心曾木圣牵头的“EB病毒致癌分子机制与靶向干预”;科技进步奖项目中,中山大学肿(zhong)瘤防治中心马骏牵头的“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ying)用”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牵头的“膀胱癌精准微创智能诊疗技术(shu)创新与推广应(ying)用”。

在过去数年的获奖项目中,广州生物医药及健康领域的表现同样亮眼。

比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zhong)南山院士领衔的“钟(zhong)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tuan)队”斩获2020年度(du)全国唯一创新团(tuan)队奖。同年,广东(dong)省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jiang)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3个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

在2019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广州获奖项目中,医药医疗和农业养殖(zhi)领域分别(bie)有7项,医药医疗领域获奖数占总获奖数比重达到26%,证明生物医药产业在广州高新技术(shu)产业发展的突出(chu)优势。2018年广州牵头完成的7项获奖项目中,也有2项与生物医药与健康相关。

航拍广州国际生物岛,绿(lu)荫掩映,生物科技企业云集。南方日报记者张冠军摄

这与广州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不无关系。2019年以来,广州密集发布《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shi)意见》《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gui)定(ding)》《广州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广州市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措施(shi),推动建设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政策体系。2024年1月1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以1号文的形式(shi)发布《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shi)》。

随(sui)着支持(chi)生物医药全流程(cheng)、全链条的政策扶持(chi)体系加快形成,广州冲击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将迎来持(chi)续强劲(jin)驱动力。

应(ying)用型项目获得青睐

绿(lu)色科技、先进制造(zao)成果(guo)转化效果(guo)显著

广州支持(chi)绿(lu)色科技、先进制造(zao)成果(guo)转化的效果(guo)越发突出(chu)。2023年度(du)的获奖项目中,绿(lu)色科技领域的占比达34.6%,相较于此前(qian)有大幅(fu)度(du)增长(chang),且多(duo)为(wei)应(ying)用型项目。

比如,金(jin)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险(xian)波牵头的“基于分子链软硬段(duan)精准调控的可(ke)降解共聚酯制备关键技术(shu)及农膜应(ying)用”、生态环境部华(hua)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于云江(jiang)牵头的“环境污染健康风险(xian)监(jian)测(ce)、管(guan)控与应(ying)急关键技术(shu)及应(ying)用”、中山大学仇(chou)荣亮牵头的“重金(jin)属污染土壤绿(lu)色修复(fu)与安全利(li)用技术(shu)及工程(cheng)应(ying)用”获科技进步奖。合作完成项目中,亦(yi)有华(hua)南农业大学、省农垦集团(tuan)、海大集团(tuan)等单位参与的5项农业科技、环境污染防治等绿(lu)色科技项目。

广州对绿(lu)色科技的关注一以贯之(zhi)。2019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获奖项目中,以中国工程(cheng)院院士、制浆造(zao)纸工程(cheng)专(zhuan)家陈克复(fu)为(wei)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制浆造(zao)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cheng)控制关键技术(shu)及产业化”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广东(dong)省内高等学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shu)奖励一等奖“零(ling)”的突破。当年,广东(dong)省生态环境技术(shu)研究所李芳(fang)柏研究员主持(chi)完成的“稻田(tian)镉砷污染阻控关键技术(shu)与应(ying)用”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广州在先进制造(zao)等关键核心技术(shu)的积累和优势也在延续。2023年度(du)广州牵头完成项目中,华(hua)南理工大学杨中民牵头的“高效发光(guang)玻璃复(fu)合光(guang)纤(xian)激光(guang)器关键技术(shu)及应(ying)用”项目、广东(dong)工业大学陈新牵头的“面向高性能芯片的高密度(du)互连封装制造(zao)关键技术(shu)及装备”项目,分别(bie)代(dai)表了这两(liang)所理工科大学的科研及技术(shu)应(ying)用强项。合作完成项目中,广州数控、广州市城规(gui)院、广州航新航空科技等单位分别(bie)代(dai)表了广州在先进制造(zao)、北斗(dou)高精度(du)应(ying)用、航空航天维修等关键核心技术(shu)的积累和优势。

在2019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中,先进制造(zao)相关的应(ying)用型项目也获得青睐。比如,广东(dong)工业大学王成勇主持(chi)完成的“高端印制电路板(ban)高效高可(ke)靠性微细加工技术(shu)与应(ying)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由广东(dong)工业大学陈新牵头完成的“高端电子制造(zao)装备高速高精点位操作的关键技术(shu)与典型应(ying)用”项目斩获国家技术(shu)发明奖二等奖。此外(wai),由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等广州市单位参与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te)等奖。

这些成果(guo)的成功应(ying)用,为(wei)广州高端制造(zao)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渐突出(chu)

近四成获奖项目有广州企业牵头或参与

国家科学技术(shu)奖往(wang)往(wang)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牵头。但在广州,越来越多(duo)企业成为(wei)国家科技奖励的有生力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渐突出(chu)。

南都(dou)记者统计发现,广州26个获奖项目中,除了由金(jin)发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基于分子链软硬段(duan)精准调控的可(ke)降解共聚酯制备关键技术(shu)及农膜应(ying)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外(wai),还有广州航新航空科技、广州数控、广州微远基因(yin)、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广东(dong)海大集团(tuan)、广东(dong)省农垦集团(tuan)、广州基准医疗等10多(duo)家企业分别(bie)作为(wei)参与单位斩获技术(shu)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占比达38.46%,高于2020年的27.27%、2019年的30.77%。

从数据来看,在广州获得2020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的22个项目中,广州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项;2019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的26个广州获奖项目中,8个项目有广州企业参与的身影。2018年、2017年,也有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为(wei)代(dai)表的多(duo)个企业获奖。其中,由中国工程(cheng)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zhuan)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主持(chi)完成的“特(te)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cheng)”拿下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te)等奖,实现了广东(dong)省牵头完成特(te)等奖项目“零(ling)”的突破。

国家科学技术(shu)奖获奖项目中广州企业身影的增多(duo),说明一批龙头科技企业、“隐性冠军”企业正立足广州、协同全国科研力量,勇闯科学探(tan)索“无人区”。这得益于广州激发创新主体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多(duo)种举措。

2023年11月,广州出(chu)台(tai)《广州市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促进高新技术(shu)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shi)》,提出(chu)26条具体措施(shi)给予贯穿企业成长(chang)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chi),并(bing)从制度(du)上进一步将高新技术(shu)企业确立为(wei)创新主体。

广州还实施(shi)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协同攻(gong)关计划,由“链主”企业主导技术(shu)创新决策、研发投入(ru)、科研组织和成果(guo)转化。2024年广州拟支持(chi)10条产业链,在实施(shi)过程(cheng)中不断探(tan)索“赛(sai)马制”“揭榜挂帅”等机制。

不过也需要指出(chu),虽然广州民营企业越来越多(duo)地参与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科技攻(gong)关中,但从数量而言仍不及深圳。

南都(dou)记者梳理发现,在2023年度(du)国家科学技术(shu)奖53个广东(dong)获奖项目中,有34个与广东(dong)企业相关,其中有33个是民营企业,来自深圳的获奖民企有12个,占36.4%。其中,仅华(hua)为(wei)便取得8项奖励,项目多(duo)与互联网、5G、数据存(cun)储等相关;比亚迪及旗(qi)下锂电池(shi)公司则斩获2项奖励。

南都(dou)广州新闻部出(chu)品

采写(xie):南都(dou)记者 王美苏

发布于:广东(dong)省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