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聚焦防汛抗旱|他们是“主心骨”——安徽歙县防汛一线基层干部群像扫描,克明,村里,余建
2024-06-30 18:29:09
聚焦防汛抗旱|他们是“主心骨”——安徽歙县防汛一线基层干部群像扫描,克明,村里,余建

入梅以来,持续强降雨致安徽(hui)省黄山市歙县28个乡镇全部受灾。记者近日多次进入受灾严(yan)重的绍濂乡岭口村、小(xiao)溪(xi)村、古祝村等地采访,记录下部分基层干部在防汛救灾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6月27日中午,屋外的雨时(shi)大(da)时(shi)小(xiao),下得让人(ren)心焦。

在岭口村村委会,余建(jian)一边吃泡面,一边接打电(dian)话。余建(jian)是绍濂乡党委副书记,岭口村是他负责的联系点,6月20日凌晨,他就赶到了岭口村。

岭口村是绍濂乡人(ren)口最多的村,山洪导致房屋、道(dao)路、田地等严(yan)重受损。“这些天都没回(hui)过家,头(tou)几天主要是抢险、转移安置群众,现在主要忙清淤、抢修道(dao)路、修复自来水管道(dao)等事情。”余建(jian)说,洪水造成的损失很大(da),后(hou)续工作非常多。

余建(jian)随(sui)身会带一小(xiao)袋饼(bing)干、一根手机充电(dian)线(xian)。“今天还好,能(neng)回(hui)村里吃口泡面,有时(shi)候没时(shi)间,饼(bing)干、面包最方便。”余建(jian)说,不(bu)光是他自己,村两委班子(zi)包括(kuo)驻(zhu)村工作队的同志都是这样,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村里的抢险救灾上。

短短一周时(shi)间,余建(jian)已经穿坏了一双雨靴。“灾情面前,有很多素不(bu)相识的人(ren)到我们村来抢险救灾、捐赠物资,有的都顾不(bu)上吃一口热饭。作为本地的基层干部,我们更应该尽职尽责。”余建(jian)说。

6月27日上午,在小(xiao)溪(xi)村村委会救灾物资领取点,聚集了不(bu)少村民。

“你们要做得仔细一点,领过的要划勾。”项克明(ming)有点着急,用当地方言与负责发(fa)放救灾物资的村民组长沟通。口袋里,手机不(bu)停(ting)在响(xiang)。

54岁的项克明(ming)是小(xiao)溪(xi)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瘦,是项克明(ming)最明(ming)显的特征。厚厚的镜片上总有一层薄(bao)雾,雨衣(yi)明(ming)显不(bu)合身,松(song)松(song)垮垮。

6月27日,项克明(ming)(右一)和志愿者安排村民领取救灾物资。新华社记者陈尚营 摄(she)

“我也不(bu)是一直这么瘦,最重的时(shi)候有104斤。”项克明(ming)说,去年9月他做了肺(fei)癌手术(shu),“现在估计(ji)也就90斤了。”

在村里走访,村民们都夸项克明(ming)做事情负责任,而且脾气好。

“人(ren)多声音杂,我刚才就是说话声音大(da)点儿,不(bu)算发(fa)脾气吧?”项克明(ming)笑。他解释道(dao),物资发(fa)放的事情要特别细致,搞不(bu)好就容易有矛盾,“本来村民家里受灾了情绪就不(bu)好,要理解他们。”

村民毕彩莲(lian)住在村里的安置点,提到项克明(ming),她竖(shu)起大(da)拇指:“天天操心村里的事,其实他家里也遭(zao)灾了,顾不(bu)上。”

项克明(ming)家里开了一个小(xiao)卖部,被(bei)洪水淹了一米多深,不(bu)少货物被(bei)冲走,电(dian)视机、沙发(fa)等家里值钱的东西(xi)都被(bei)水泡了。“店里有点现金,也不(bu)知道(dao)被(bei)水冲到哪儿去了。”项克明(ming)无奈,他没时(shi)间去找。

水退之后(hou),家里的淤泥有三四十厘米厚,“都是老婆在家里慢慢清理,我没时(shi)间帮忙。”项克明(ming)说,全村有800多人(ren),很多事情要处理,这几天都是晚上十一二点到家,回(hui)家倒头(tou)就睡,“老婆有意见也正常,所以她说我两句,我从不(bu)顶嘴。”

说话间,有人(ren)来捐物资,项克明(ming)赶紧(jin)迎出去。

程树芬在小(xiao)溪(xi)村长大(da),目前在黄山市屯溪(xi)区做生意。她和朋友把被(bei)子(zi)、牙膏牙刷、大(da)米、消(xiao)毒液等价值近两万(wan)元的物资送到村里。

“我特别佩服项书记,瘦是瘦,但(dan)是是村里的顶梁柱。”程树芬说,有项书记在,他们在外的村里人(ren)都很放心。

因本轮强降雨导致多处山体塌方,进入古祝村的道(dao)路一度被(bei)阻断。“刚开始(shi)那两天,村里断路、断电(dian)、断水、断通信,我们村干部特别着急,一边在村里组织抢险自救,一边想方设法与外界联系。”古祝村党支部书记王玉芳说,大(da)家都顾不(bu)上休息,也顾不(bu)上家里的事,直到道(dao)路抢通,大(da)家才稍微松(song)了口气。

一名古祝村村民说,村干部就是村里的“主心骨”,大(da)家有啥事都找他们帮忙。

村里很多年轻人(ren)在外工作,洪灾发(fa)生后(hou),他们想和家里的老人(ren)联系,不(bu)光是打电(dian)话,还想接通视频看看。王玉芳便在微信上广而告之:“在外的村民想和家里老人(ren)联系的可以和我说,我尽量让你们一一视频。”

在这些基层干部的工作清单上,转移安置、物资供应、淤泥清理、防疫消(xiao)杀、灾后(hou)重建(jian)……太(tai)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在他们的心里,自己累点没关(guan)系,最紧(jin)要的是要尽快帮助村民们渡过难(nan)关(guan)。(记者陈尚营、屈彦、潘峰)

来源:新华社

发(fa)布(bu)于:北京(jing)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