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从0到1,丹心从来系家国,中国共产党,精神,沈斐
2024-07-15 06:01:50
从0到1,丹心从来系家国,中国共产党,精神,沈斐

2024年(nian)6月,嘉兴市南湖(hu)红船
2024年(nian)6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quan)国代表大会会址(zhi)
2024年(nian)6月,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扫二维码看相关视频

总策划:杜传贵林海利

总统筹:林洁黄(huang)丽娜侯恕望

执行统筹:董柳宋金峪

开栏语

一条精神长河,浓缩了跨越百余年(nian)的初心使命。

2021年(nian)9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pu)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发布。在党领导人民奋(fen)斗的历(li)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家国、担当作为,创造(zao)出不朽(xiu)的功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nian)即(ji)将来临之际,羊(yang)城晚(wan)报从今天开始(shi)推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pu)系中的家国情怀”系列报道,探寻伟大精神背后的家国情怀,体悟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

文/羊(yang)城晚(wan)报记者(zhe)董柳鄢敏图/羊(yang)城晚(wan)报记者(zhe)宋金峪

临近“七一”,沈斐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次数明显增多了。“其实我(wo)去过很多次,但每一次去都有新的感受。”

作为中国浦东(dong)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分(fen)部(党史党建(jian)教研分(fen)部)的副主任(ren)和教授,沈斐经常在讲台上讲授“伟大建(jian)党精神”,时常到龙华烈士陵园开展(zhan)现场教学。

103年(nian)前,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伟大建(jian)党精神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pu)系的源头。

“1921年(nian)7月,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都是清(qing)一色的知识(shi)分(fen)子。他们具有中华传统的‘爱(ai)国为民’情怀,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wang),匹夫有责’的责任(ren)担当……”沈斐常常从他们的经历(li)中读出家国情怀。

从0到1,丹心从来系家国。

从家到国:家国情怀是伟大精神的深层底色

在中共一大纪(ji)念馆,一只书包静静地躺在藏品柜里。书包上,密密的针脚(jiao)绣(xiu)出一架腾空而起的飞机,飞机右下方绣(xiu)有四个字(zi)“干云而上”。这是1935年(nian)陈赓夫人王根英在狱中绣(xiu)给儿子的书包。书包透着浓烈的母爱(ai),寄托着王根英对儿子立志高远、报效祖国的深切(qie)期待。

在中共一大纪(ji)念馆里,类似(si)一头连着“家”一头系着“国”的文物、展(zhan)品还有很多……

“中华民族(zu)曾经有辉煌灿烂(lan)的历(li)史,近代以(yi)后受到外敌(di)的侵略,国家蒙(meng)辱(ru)、人民蒙(meng)难(nan)、文明蒙(meng)尘(chen),很多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怎样救国救民。”中共上海市委党校(xiao)(上海行政学院)常务副校(xiao)(院)长曾峻向(xiang)记者(zhe)介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xiang),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当时正在苦苦寻觅的中国先贤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建(jian)立中国共产党的最初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中国、中华民族(zu)自身的问(wen)题,所(suo)以(yi)我(wo)们讲建(jian)党及伟大建(jian)党精神,内在地包含着爱(ai)国主义情结、家国情怀。”

2021年(nian)7月1日,习(xi)近平(ping)总书记在庆祝(zhu)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nian)大会上首次提出并精辟阐(chan)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yong)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jian)党精神。同年(nian)9月,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nian)之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pu)系第一批伟大精神经党中央批准(zhun)后正式发布。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pu)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nian)奋(fen)斗中凝聚成的奋(fen)斗精神、锤(chui)炼出的政治品格。”沈斐说,首批伟大精神中,除伟大建(jian)党精神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16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jian)设时期有12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hua)建(jian)设新时期有9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8种。

“这些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hua)相结合的奋(fen)斗中产生,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hua)特别(bie)是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无法抹去的底色,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沈斐说。

“我(wo)们党之所(suo)以(yi)历(li)经百年(nian)而风(feng)华正茂、饱经磨(mo)难(nan)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这种强大精神背后的文明底色便包含家国情怀。习(xi)近平(ping)总书记指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li)史意识(shi),为中华民族(zu)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zu)历(li)经千难(nan)万险而不断复(fu)兴的精神支(zhi)撑。’”中共中央党校(xiao)(国家行政学院)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英杰告诉记者(zhe),“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历(li)史胸怀和精神气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pu)系中具有浓郁的家国情怀。”

从0到1:在诗词家书志趣中窥见家国情怀

龙华烈士陵园有“上海雨(yu)花台”之称。这里是上海人踏青赏花之名所(suo),素有“三月三、上龙华、看桃花”的民谣。

在龙华,“桃花”见证了无数革命者(zhe)的流(liu)血(xue)牺牲。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nian)里,数千名共产党人和爱(ai)国志士在这里被关押或牺牲。

何孟(meng)雄是沈斐在课堂(tang)上经常提到的一位烈士。“当年(nian)小吏陷江州,今日龙江作楚囚。万里投荒阿穆尔,从容莫负少年(nian)头”是何孟(meng)雄在狱中的诗作。

沈斐介绍,“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的何孟(meng)雄,是中共一大召开时全(quan)国仅有的50多名党员之一。何孟(meng)雄一生五次入狱,每次都经历(li)生死考验。他是党内第一个站(zhan)出来公开反对李立三“左”倾错误的人,因此多次受到处分(fen),党内职务一降(jiang)再(zai)降(jiang)、一免再(zai)免,但他一心只为党的事业,将个人进退、荣(rong)辱(ru)、得失置之度外。敌(di)人在审讯时对他恶毒嘲讽、挑拨离间,妄(wang)图瓦解他的意志,但他坚如磐石,就义前仍(reng)在龙华监狱中以(yi)书信形式向(xiang)党中央和共产国际反映问(wen)题。何孟(meng)雄牺牲后依然受到党内“左”倾集(ji)团(tuan)打击,被开除党籍,直到中共六届七中全(quan)会通过《关于若干历(li)史问(wen)题的决议》才得到平(ping)反。

沈斐说:“大革命时期,在正确与错误的革命路线(xian)探索中,不少龙华英烈,比如杨匏安、罗亦农、陈乔年(nian)、邓中夏以(yi)及与何孟(meng)雄一同被捕和牺牲的林育南、李求实等都受到过错误处分(fen),但他们信仰坚定、胸怀坦荡、相信组织、甘受委屈、百折不挠,不为挑拨所(suo)惑,不被利益所(suo)动(dong),‘捐躯(qu)赴国难(nan),视死忽如归’,用生命诠释了伟大建(jian)党精神。”

看着龙华烈士陵园里一件件穿越时空的文物,沈斐有时会陷入沉思,思绪也会回到一段段历(li)史中——

“借次清(qing)霜坚傲(ao)骨”是牺牲于上海的广东(dong)人杨匏安1918年(nian)所(suo)写(xie)的一句(ju)诗。杨匏安是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一生颠沛流(liu)离,数次入狱。一次,他的孩子们在存放省(sheng)港大罢工捐款的麻袋里捡到一枚硬币(bi)拿着玩,杨匏安发现后马上严肃教育孩子们:“这是公家的钱,一分(fen)一文都不能要。”他还在中秋(qiu)节退回别(bie)人送来的几盒(he)月饼,并对家人说:“我(wo)们不能做贪小便宜、不干不净的事情。”言(yan)传中透出赤(chi)子之心,家教中传承家国情怀。

翻译出“生命诚宝贵,爱(ai)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zhe)皆可抛!”的殷夫,也牺牲在上海龙华监狱。沈斐介绍,殷夫由大哥徐培(pei)根抚养长大。殷夫三次出狱后,再(zai)也不愿意受担任(ren)国民党高官的哥哥庇护,他给哥哥写(xie)了一封信也是一首诗《别(bie)了,哥哥》。诗的最后写(xie)道:“别(bie)了,哥哥,别(bie)了,此后各走前途,再(zai)见的机会是在,当我(wo)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jiao)了战(zhan)火(huo)。”

“我(wo)常常想,殷夫为什么不想活(huo)?不是说趋乐避苦是本能吗?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huo)着’吗?殷夫曾说,让血(xue)染成一条出路,引导着同志们向(xiang)前行进。”沈斐以(yi)殷夫的口(kou)吻解读说,“我(wo)以(yi)我(wo)血(xue)荐轩辕(yuan)。我(wo)要用我(wo)的热血(xue)来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爱(ai)。”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li)史中,李大钊在“艰难(nan)的国运”中呼唤“雄健(jian)的国民”,号召青年(nian)“以(yi)青春之我(wo),创建(jian)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zu)”;毛泽东(dong)青年(nian)时期就“决心要为全(quan)中国痛苦的人,全(quan)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quan)部力(li)量”;周恩来在少年(nian)时期立下了“为中华之崛(jue)起而读书”的志向(xiang);朱德青年(nian)时期下决心投笔从戎解决“非得救国不可”的问(wen)题;彭湃抛弃“鸦飞不过的田产”,还田于农民;俞秀松立志“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dong)南西北的人”;陈延年(nian)在广州街头拉车体验黄(huang)包车夫疾苦,邓中夏、宣中华等与工人同吃住、为工人办补(bu)习(xi)班……

在沈斐看来,“这是一群为了理想勇(yong)于自我(wo)革命、投身社会革命的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不少是家境殷实的知识(shi)青年(nian),他们走出书斋,与工农群众(zhong)相结合,自觉磨(mo)砺自己、改造(zao)自己,把(ba)知识(shi)分(fen)子对人民的朴素感情上升为阶级感情和政治立场。”

“胸怀家国是中国自古以(yi)来社会各界尤(you)其是士大夫阶层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修身齐家治国平(ping)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ji)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ing)’‘天下兴亡(wang),匹夫有责’……这些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hua)。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hua)的熏陶而去探索真理、实践真理,形成了伟大建(jian)党精神。”曾峻说。

从1到20:伟大精神中“家国情怀俯拾皆是”

这几天,前来中共一大纪(ji)念馆参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作始(shi)也简将毕也钜”——中共一大纪(ji)念馆里董必武手书的这八个大字(zi),不时吸引了参观者(zhe)驻足,它揭示了很多事物的发展(zhan)规律(lu)。

在中共广东(dong)省(sheng)委党校(xiao)(广东(dong)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ren)、副教授李金哲看来,伟大建(jian)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已经深度融入各个历(li)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之中,“家国情怀俯拾皆是”。

李金哲举例(li):延安精神中的“全(quan)心全(quan)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两弹一星”精神中的“热爱(ai)祖国、无私奉献”,抗震救灾精神中的“万众(zhong)一心、众(zhong)志成城”,脱贫攻坚精神中的“不负人民”,科学家精神中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ai)国精神”……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hua)中的家国情怀已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hua)基因中。”杨英杰说,“习(xi)近平(ping)总书记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hua)相结合时指出,‘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ba)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hua)也把(ba)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ba)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wo)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zhe)和践行者(zhe),又(you)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hua)的忠实继(ji)承者(zhe)和弘扬者(zhe)。’”

“党的二十大吹响(xiang)了奋(fen)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曾峻告诉记者(zhe),以(yi)中国式现代化(hua)全(quan)面推进强国建(jian)设、民族(zu)复(fu)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ren)务。“要完成这一任(ren)务,我(wo)们必须心怀家国,继(ji)承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yong)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jian)党精神。”

今年(nian)“七一”前夕,沈斐曾一周4次带(dai)着学员来到龙华烈士陵园。“4个班级将近250名领导干部。临近‘七一’,不少班级主动(dong)提出在参观中增加重(zhong)温入党誓词环节。”

她记得,党旗墙(qiang)旁,有一幅桃花盛开在田野的油画,鲜艳欲(yu)滴。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