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擦亮文化名片 提升城市内涵,武汉市,汉绣,戏曲
2024-07-09 02:11:56
擦亮文化名片 提升城市内涵,武汉市,汉绣,戏曲

每到周末,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鄱阳(yang)街(jie)的(de)咸安坊总有年轻人前来游玩。土红色的(de)墙边、古朴的(de)巷子里(li)、斑驳的(de)石板路上,游客不时驻(zhu)足拍(pai)照。

“咸安坊有近100年历史,前些年施(shi)工人员修缮改造时,将老房(fang)子的(de)框架基本(ben)保存了下来,又参照以前的(de)样子翻新了外立面,2022年8月重新对外开放。”咸安坊居民范良勇说。

咸安坊于1933年建成,是(shi)武汉代表性的(de)里(li)份住宅区,也是(shi)我国保存较完好的(de)石库(ku)门建筑之一。近年来,武汉市全面加强历史文(wen)化(hua)遗产保护,坚(jian)持修旧如旧,保留原貌(mao),防止建设性破坏(huai),加强咸安坊等(deng)一批文(wen)化(hua)遗产保护力度(du),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wen)化(hua),不断提升城市文(wen)化(hua)内(nei)涵。

用微改造的(de)“绣(xiu)花”功夫(fu),保护好历史文(wen)化(hua)街(jie)区

1998年,刚搬入咸安坊的(de)范良勇还记(ji)得,房(fang)子墙砖(zhuan)裸露在(zai)外,房(fang)内(nei)木板也出现腐化(hua),踩在(zai)上面“吱(zi)呀”作响。“房(fang)子是(shi)旧了点,可它(ta)承载了武汉的(de)历史。”范良勇说,曾有人出高价(jia)想买他的(de)老房(fang)子,都被他拒绝了。

但守(shou)着(zhe)老房(fang)子的(de)范良勇也有担忧:“这些老房(fang)子大多(duo)是(shi)木质结构,很容易发生火灾。”

为了保护好文(wen)化(hua)遗产,武汉市按照“修旧如旧,保留原貌(mao)”的(de)原则,从(cong)2015年起开始对咸安坊进行修缮改造。“在(zai)修缮老房(fang)子的(de)过程中,需要(yao)有经验的(de)师(shi)傅把老房(fang)子的(de)砖(zhuan)瓦拆卸下来,加固房(fang)子的(de)内(nei)部结构,最(zui)后再把修复(fu)好的(de)一砖(zhuan)一瓦装回去。”武汉市江岸区历史文(wen)化(hua)风貌(mao)区建设专班负责人吴慧(hui)介绍,与建新房(fang)相比,修缮一栋(dong)老建筑的(de)成本(ben)要(yao)高3倍以上。

如果(guo)仅仅算眼前的(de)账,咸安坊的(de)修复(fu)是(shi)亏本(ben)的(de)。然而,随(sui)着(zhe)游览(lan)人数的(de)增加,咸安坊的(de)修复(fu)逐渐被认可。“现在(zai)这里(li)每天游客众多(duo),有的(de)商家收入比之前提升了20%到30%。”吴慧(hui)说。

不仅是(shi)咸安坊,近年来,武汉市用微改造“绣(xiu)花”功夫(fu),完成了100余项文(wen)物(wu)保护工程。去年4月,武汉市又划定了32片历史文(wen)化(hua)街(jie)区作为重点更新单元,对这些单元进行集中、连片、单元模式改造。“这样既保证(zheng)了基础设施(shi)的(de)连续性,也保证(zheng)了建筑风格的(de)协调性。”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yuan)党委副书记(ji)、总经理陈涛说。

用“非遗+”的(de)融合思路,促进文(wen)化(hua)遗产活化(hua)利用

走进武汉市江汉区汉口文(wen)化(hua)体育中心的(de)汉绣(xiu)工作室,王炜佳正埋头于绣(xiu)架前,手中的(de)针(zhen)线在(zai)布料上来回穿梭,一只蜻蜓(dian)模样的(de)图(tu)案逐渐清晰。“汉绣(xiu)需要(yao)一针(zhen)一针(zhen)将图(tu)案勾勒出来,难(nan)度(du)大的(de)作品甚至要(yao)绣(xiu)上百万(wan)针(zhen)。”王炜佳说。

王炜佳是(shi)国家级非遗项目汉绣(xiu)的(de)市级传承人。从(cong)18岁开始,王炜佳便向外公任本(ben)荣(rong)学习汉绣(xiu)。“早些年,学习汉绣(xiu)靠的(de)是(shi)师(shi)徒间的(de)口耳相传,一些传统技法和式样渐渐失(shi)传。”王炜佳说。为了让非遗传承有序,武汉确定了一批非遗资源线索,完成了一批非遗研究成果(guo)。到王炜佳学习汉绣(xiu)时,汉绣(xiu)已经有了系统的(de)教材和成文(wen)的(de)标准。

王炜佳喜(xi)欢给汉绣(xiu)融入新潮的(de)元素,设计了笔记(ji)本(ben)、丝巾、桌旗等(deng)一系列汉绣(xiu)文(wen)创产品,还录制了汉绣(xiu)制作的(de)视(shi)频,打造了VR沉浸视(shi)角的(de)汉绣(xiu)数字(zi)展馆。如今,武汉有超(chao)2000人从(cong)事汉绣(xiu)创新制作。

武汉市共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8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0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312人。如汉绣(xiu)一样,武汉的(de)非遗正结合时代元素,通过“非遗+文(wen)创”“非遗+旅游”“非遗+美食”“非遗+电商”等(deng)方式,走进老百姓生活的(de)方方面面。“武汉非遗形式多(duo)样,可吃、可穿、可用、可赏,通过这些年的(de)传承创新,不仅很好实现了市场价(jia)值(zhi)转化(hua),也提升了传承能力。”武汉市群众艺术馆(非遗保护中心)馆长胡怀存说。

用创新的(de)理念,加强文(wen)化(hua)遗产系统保护

6月30日下午,武汉市武昌区胭脂(zhi)路的(de)永(yong)芳(fang)古戏(xi)院(yuan)内(nei)已坐了不少(shao)“票友”。舞台上,随(sui)着(zhe)鼓声(sheng)与京胡声(sheng)响起,演员侧着(zhe)身(shen)子,踩着(zhe)碎步,双手挥舞缠(chan)着(zhe)彩带的(de)鼓槌缓缓走向舞台中央,汉剧折子戏(xi)《打花鼓》开始了。

“我们的(de)演员大多(duo)只有十八九岁,台下的(de)观(guan)众一半以上也是(shi)年轻人。”湖北省戏(xi)曲艺术剧院(yuan)总经理梅鹏(peng)程说,暑假期间这里(li)经常一票难(nan)求。

武汉曾是(shi)享誉(yu)全国的(de)戏(xi)曲“大码头”。2013年起,武汉持续打造“戏(xi)码头”中华戏(xi)曲艺术节、全国戏(xi)曲名家名团武汉行、荆楚名团聚江城系列戏(xi)曲演出品牌,盘活戏(xi)曲演出市场;创新编排(pai)《母亲(qin)》《万(wan)里(li)茶道》等(deng)精(jing)品戏(xi)曲剧目,激发院(yuan)团创作活力;深入开展戏(xi)曲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景区,让越来越多(duo)的(de)观(guan)众在(zai)家门口感受戏(xi)曲魅力。

据了解,今年武汉市将加强文(wen)化(hua)遗产系统保护,重点做好长江国家文(wen)化(hua)公园(武汉段)、长江博物(wu)馆建设,实施(shi)盘龙城遗址重大考古项目,启动《武汉文(wen)脉》重大融合出版工程等(deng)系列重大项目。

“武汉历史底蕴(yun)深厚(hou)、文(wen)化(hua)遗产资源丰富,要(yao)做好文(wen)化(hua)遗产的(de)活化(hua)利用,擦亮武汉戏(xi)曲‘大码头’品牌,加快建设武汉戏(xi)曲艺术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非遗特(te)色街(jie)区,持续推进汉口历史风貌(mao)区、武昌古城、汉阳(yang)古城保护性重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wen)化(hua)在(zai)传承发展中焕(huan)发新的(de)活力。”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9日 11 版)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